住进阳光里
发稿时间:2015-09-17 供稿:文/中海监理 许文静
在冬风吹起的时候,我在现在工作的城市报了一个瑜伽班。
每次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动作拉伸到极致的时候,都深深地感觉到肌肉的疼痛钻心挠人。疼痛感之所以强烈,除了因为我身体相对比较僵硬之外,还因为疼痛来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内心抗拒。
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学会专注于呼吸,尝试放下和痛苦的对抗,把痛的感觉当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它安静地呆在一起。在这种与痛苦的奇妙关系中,难受的感觉逐渐减弱,我甚至慢慢感到平静愉悦。
瑜伽带来的不光是运动效果,更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我在进入25岁的这一年,选择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叫做“与痛苦和平共处”。
25岁的年纪,我不敢妄言痛苦,但生活各方面压力纷至沓来却正真切地发生着。仿佛前脚才走出校园,后脚已迈入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时空。工作、感情、身体都在拷问我对独立生活的耐性。
工作近两年,意气风发过,失落困顿过,而环境变化的速度大于我料想的程度,有时就连明天是否还有方向感我都不得而知,唯一能做的是不断习惯那些接踵而至的不适应。
这时,我亲爱的妈妈,发动了全体亲戚朋友的力量,他们把能提供的“最好的机会”,捧到我面前来,据说如果我愿意,就可以给我安排一份在别人眼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然后我乖巧地拒绝了。
我对家人说:也许十年后我会后悔今天的决定,但我更不想作一个马上会令自己后悔的决定。于是所有人都开始苦劝我:你一个女孩子,何必找那么多苦头吃。
做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我的代价是要面对未知的未来,冷暖自尝。
但在过程中的那些苦闷、烦恼、压力,何尝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我选择了与它们握手,和它们安静地呆在一起,即便令我浑身不适,我也绝不与之对立。
感情生活也并未一帆风顺。女性在感情里总是要细腻敏感一些,对于感情挫败带来的煎熬,也总是陷得深一些、时间久一些,仿佛不管干什么,走到哪,那痛彻心扉的感觉总如梦魇般纠缠不休。
但我从未想过要战胜那种感觉,或者担心被它打败,我有第三种选择——与它握手言和。我们可以一起逛街,一起看书,一起走亲访友,一起探索世界。它来,我不拒绝;它走,我也平静送别。
在这样反复的日日夜夜里,我淡淡地数着日子,看着伤口一天天痊愈,觉着所谓的煎熬,也就那么一回事。
而身体也来凑热闹,给我发出警报。疾病的来袭凶猛且让人措手不及,甚至需要动手术治疗。即使身体因为打了麻药而没有痛觉,但当我躺在手术台上,睁开眼看到身边的器械时,也还是会从脚底升起浓浓的恐惧。
这时,我会想起瑜伽课上的训导:与痛苦和平共处。
我躺在手术台上,把恐惧想象成一个小孩,然后紧紧拥抱它,慢慢体会恐惧这种感觉,不抗拒,不挣扎。这个过程让我逐渐平静放松,直到内心适应此情此景,不再恐惧。
直面和拥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胜过一千篇心灵鸡汤的教育,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放下对抗,和不愉快的一切握手言和,世界就会像是为你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在门内,痛苦的事情本身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而痛苦的情绪不过就是假想敌。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我照旧在得空时去练习瑜伽。
当身体的疼痛被接纳包容后,我们在平静中进一步感受心里的不适。工作和感情上的负能量、疾病带来的困扰,都像流水一样流过内心,而练习者就像自己的上帝,只是安静地看着它们流淌,不左右其方向,不阻止其前行。
我觉得,一个人要独立生活,首先就是要做自己的上帝。
“一个女孩子,何必找那么多苦头吃?”这是爱我的人们奉劝我的话,可这世上没人无缘无故愿意自找苦头,每个选择必定有它的道理。但做出选择易,承担责任难,我需要为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这是通往独立的必经之路,然而,承担责任,常常意味着苦头无可避免,那与其和它发生战争,不如与之和平共处,不去左右也不被左右,反而平淡惬意。
这样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一片天地,在情绪的原野里,从容地驰骋,在能量的大漠里,自由地来去。
套用一句老话:有阴影的地方就有阳光。当你拥抱阴影的时候,你已经住进了阳光里。
25岁,生活才刚刚开始。
每次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动作拉伸到极致的时候,都深深地感觉到肌肉的疼痛钻心挠人。疼痛感之所以强烈,除了因为我身体相对比较僵硬之外,还因为疼痛来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内心抗拒。
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学会专注于呼吸,尝试放下和痛苦的对抗,把痛的感觉当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它安静地呆在一起。在这种与痛苦的奇妙关系中,难受的感觉逐渐减弱,我甚至慢慢感到平静愉悦。
瑜伽带来的不光是运动效果,更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我在进入25岁的这一年,选择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叫做“与痛苦和平共处”。
25岁的年纪,我不敢妄言痛苦,但生活各方面压力纷至沓来却正真切地发生着。仿佛前脚才走出校园,后脚已迈入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时空。工作、感情、身体都在拷问我对独立生活的耐性。
工作近两年,意气风发过,失落困顿过,而环境变化的速度大于我料想的程度,有时就连明天是否还有方向感我都不得而知,唯一能做的是不断习惯那些接踵而至的不适应。
这时,我亲爱的妈妈,发动了全体亲戚朋友的力量,他们把能提供的“最好的机会”,捧到我面前来,据说如果我愿意,就可以给我安排一份在别人眼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然后我乖巧地拒绝了。
我对家人说:也许十年后我会后悔今天的决定,但我更不想作一个马上会令自己后悔的决定。于是所有人都开始苦劝我:你一个女孩子,何必找那么多苦头吃。
做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我的代价是要面对未知的未来,冷暖自尝。
但在过程中的那些苦闷、烦恼、压力,何尝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我选择了与它们握手,和它们安静地呆在一起,即便令我浑身不适,我也绝不与之对立。
感情生活也并未一帆风顺。女性在感情里总是要细腻敏感一些,对于感情挫败带来的煎熬,也总是陷得深一些、时间久一些,仿佛不管干什么,走到哪,那痛彻心扉的感觉总如梦魇般纠缠不休。
但我从未想过要战胜那种感觉,或者担心被它打败,我有第三种选择——与它握手言和。我们可以一起逛街,一起看书,一起走亲访友,一起探索世界。它来,我不拒绝;它走,我也平静送别。
在这样反复的日日夜夜里,我淡淡地数着日子,看着伤口一天天痊愈,觉着所谓的煎熬,也就那么一回事。
而身体也来凑热闹,给我发出警报。疾病的来袭凶猛且让人措手不及,甚至需要动手术治疗。即使身体因为打了麻药而没有痛觉,但当我躺在手术台上,睁开眼看到身边的器械时,也还是会从脚底升起浓浓的恐惧。
这时,我会想起瑜伽课上的训导:与痛苦和平共处。
我躺在手术台上,把恐惧想象成一个小孩,然后紧紧拥抱它,慢慢体会恐惧这种感觉,不抗拒,不挣扎。这个过程让我逐渐平静放松,直到内心适应此情此景,不再恐惧。
直面和拥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胜过一千篇心灵鸡汤的教育,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放下对抗,和不愉快的一切握手言和,世界就会像是为你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在门内,痛苦的事情本身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而痛苦的情绪不过就是假想敌。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我照旧在得空时去练习瑜伽。
当身体的疼痛被接纳包容后,我们在平静中进一步感受心里的不适。工作和感情上的负能量、疾病带来的困扰,都像流水一样流过内心,而练习者就像自己的上帝,只是安静地看着它们流淌,不左右其方向,不阻止其前行。
我觉得,一个人要独立生活,首先就是要做自己的上帝。
“一个女孩子,何必找那么多苦头吃?”这是爱我的人们奉劝我的话,可这世上没人无缘无故愿意自找苦头,每个选择必定有它的道理。但做出选择易,承担责任难,我需要为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这是通往独立的必经之路,然而,承担责任,常常意味着苦头无可避免,那与其和它发生战争,不如与之和平共处,不去左右也不被左右,反而平淡惬意。
这样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一片天地,在情绪的原野里,从容地驰骋,在能量的大漠里,自由地来去。
套用一句老话:有阴影的地方就有阳光。当你拥抱阴影的时候,你已经住进了阳光里。
25岁,生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