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谈

发稿时间:2015-09-16    供稿:文/天津公司 刘晴

入职已有两年了,习惯清晨在鸟叫声中起床,舒适的天气常能唤起人们微妙起伏的回忆,就像饮上一杯不浓不淡的咖啡,有苦有甜。

仍记得刚入职时被新事物感召的心情和第一次接手粮单管理工作小心又难抑的激动。起航班反复聆听“沉下去、坚持住、浮上来”的培训理念,也一直告诫自己,站在人生新的起点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但是人之性情会随时间流逝和工作重复而得到桎梏,于是在浑然不觉中,天还是那片天,我依旧使然,从事的工作也仍是那些内容。就这样,多少有了一些激情消退的迹象和停步不前的自我质疑,直到最近看了一个故事,讲的是鹰的重生:40岁和70岁对鹰而言意义非凡,一个决定未来生或死,一个是它可以活到的最大年龄。40岁的鹰啄子锋利全消,觅食困难,以往轻盈的身形如今也是脚上缠绕厚厚的老茧,羽毛厚重。生活在左,人生向右,鹰面对两个选择:等死抑或重生。重生是长达150天漫长痛苦的历练,鹰努力飞往山顶去筑巢,它亲自将自己的喙击打岩石至脱落,在新喙长出后用它拔掉自己的指甲,新的指甲长出后,将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整个过程痛苦非凡伴有血肉模糊,但是鹰的选择是勇敢面对。

同样还有凤凰的传说,《觉海慈航》中战德克提起: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重生。

无论是鹰之重生还是凤凰涅槃,其寓意对我现下的生活起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一种想冲破禁锢枷锁,迎难而上的决心跃然于胸。既然不甘平庸,那么就迎难而上吧。卸下疲惫,解除武装,摆平心态,迎接挑战,就让这种枯燥、辛苦、难熬的日子成为我的“重生期”,不甘于夜幕的人总会想起日升,如果不能饮酒作乐就让月光伴着影子,哪怕做过那么一点点梦,也请记得想象的轮廓。即使时过境迁,百转千回,也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纵使选择艰难,改变痛苦,我们也要打破禁锢的枷锁,怀揣希望选择对事业和信仰的不惜追求,就像那首诗吟唱的一样:
我宁可是只麻雀,也不愿做一只蜗牛;
我宁可是支铁锤,也不愿是一根铁钉;
我宁可是座森林,也不愿是一条街道。

在不断追求,永不放弃的人生道路上,我始终相信,我们可以回到原点,但已不是昨天。